告別花錢:那些與消費背道而馳的人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王佳薇 日期: 2021-03-01

看著堆積成山的衣服,余元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習慣。她買了很多不實際的衣服、鞋,還有化妝品。每次購物節(jié)都會網(wǎng)購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很沖動的消費。她決定轉變生活方式,過一種近乎“零消費”的生活,從拒絕使用塑料袋到自備餐盒與帆布袋外食,減少塑料垃圾與浪費

余元與朋友們出去約會時會自帶帆布袋,里面裝著保溫杯、刀叉之類的用品。最近一次與男友Joe外出就餐,她忘記帶打包盒,剩下的飯菜需要打包時,Joe趕忙跑回家去取。

“我真的需要嗎?”“如果不買它,我是否可以尋找到其他替代方案?”這是余元每次購買前都會問自己的問題。過去4年,她是“零浪費”生活方式的倡導者,也經(jīng)營著一家自己的小店,主要售賣一些可循環(huán)、重復利用的生活用品。

在如今電商橫生的環(huán)境中,消費變得更加便利與迅捷。只消在手機屏幕上輕觸幾下選擇付款,想要購買的商品幾日后便可抵達。

“當我們的社會日趨原子化,消費主義給人們提供了一種與商品建立連結的可能。這也是它盛行的原因?!蔽鹘焕锲执髮W媒體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黃炎寧說道。

當消費變得越來越容易,一小部分人也開始反思這個趨勢。他們不僅擁抱“零浪費”、“不消費”的生活方式,也對所處環(huán)境進行再思考。

“零浪費”、“不消費”,其實是方便的反義詞?!赌戏饺宋镏芸凡稍L到幾位這一生活方式的實踐者,她們無一例外地表示,選擇這種生活,“你就不會再有便捷了?!?/p>

既然如此,她們?yōu)楹瘟x無反顧?

掙扎

丁紅已一年多沒交過話費,上次繳費還是移民局打來電話,提醒她最好保持電話暢通。想著“移民局惹不過”,她就給手機交了一點兒錢,一直維持到現(xiàn)在。她沒有開通移動數(shù)據(jù),手機只接打電話,所以人們很難隨時聯(lián)系到她?!坝惺戮徒o我留言,等到了室內(nèi)有Wi-Fi的地方我會回復?!痹谕饷鎸嵲谟屑笔?,她也會請別人開熱點共享,“只是那種情況一年沒幾次。”

丁紅遵循這種生活方式,與她所受的藝術訓練有關。她小時候家里窮,父親從工廠里拿來粉筆,教她畫畫。她一下子沉迷其中,把家附近的墻壁畫滿了畫。學生時代,父母外出打工,她與失明的奶奶相依為命,畫畫成為重要的精神寄托,用來抵擋“小時候壓抑的生活”,并萌發(fā)了以畫畫為業(yè)的想法。

她高中學畫畫,在課堂上畫人體,老師要求砸碎一切世俗的條條框框,重新建構自由的創(chuàng)作思維。從美院畢業(yè)后的幾年,她在北京結識了“天體幫”(一個崇尚裸奔的民間組織)的幫主,周末大家一起曬太陽、聊天。這一習慣她保持至今,在國外旅行遇到?jīng)]人的大海時,“我肯定先去裸奔一圈。”

2002年,丁紅從動畫專業(yè)畢業(yè)后到了上海。那時上海的動漫產(chǎn)業(yè)發(fā)展遠不如現(xiàn)在,她覺得只要能靠畫畫為生,在上海站穩(wěn)腳跟,別無他求。

24歲時,她跳槽到盛大網(wǎng)絡,工作之余,還簽約了三家港臺出版社,給小說畫插畫。年少時的目標貌似達成,她卻發(fā)現(xiàn)好像跟自己想的不一樣。藝術家的精神追求在身體里作祟,“你還有一些別的表達?!?/p>

有一次,她偶然在簽約的網(wǎng)站上看到一個十五六歲女孩的作品,“她的畫好有靈氣?!边@讓丁紅想起了自己失去的東西?;燠E在商業(yè)市場多年,客戶提出要求,她便照例完成,“總是在畫別人想表達的東西”,而并非自己的。自由表達的意識長期擱淺,等到她再想去畫點什么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沒想法了”。她覺得自己已被商業(yè)裹挾。

這件事對一個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致命的?!耙幌伦影盐掖碳さ搅?,你發(fā)現(xiàn)奮戰(zhàn)了這么長時間,最后得到的東西不是自己想要的。”夢想與現(xiàn)實的分野,在那個時間節(jié)點變得分外明晰。她行走于中間,掙扎著,找不到出口?!耙幌伦拥猛K的,整個抑郁了?!?/p>

這段難捱的抑郁期持續(xù)了三四年。嚴重的時候,每天都在和想死之心對抗。后來逼到整個人快不行,也就妥協(xié)了?!跋胨谰退?,死之前把想干的事列一下。”最想去歐洲,于是停下所有工作,把自己關進語言學校學英文。

2009年,她帶著一個背包,獨自在歐洲行走了二十多天,去了很多地方,包括意大利的美術館、法國的盧浮宮和王爾德墓園等。在歐洲,她會找價錢合適的家庭旅館住。找不到的時候,她在機場睡過,也曾在梵蒂岡的廣場過夜。在機場睡覺時,她認識了一個旅客,對方向她推薦了全球沙發(fā)客網(wǎng)站。在這個網(wǎng)站上,背包客們可以找到全世界范圍內(nèi)免費提供沙發(fā)的人,到對方家里借宿。那是她第一次得知這個概念。后來,她一發(fā)不可收拾,在之后的旅行中,喜歡使用這一方式來解決住宿問題。

旅程結束,她覺得“好像也不是那么想死了”,發(fā)現(xiàn)“其實還是有挺多事可以做的”。對物質(zhì)的欲望也減了不少,“沒有一屋子的物質(zhì)束縛著你,你的人生自由可以達到極限?!憋w機降落北京時,她不知道可以去哪里。朋友發(fā)來消息,問她要不要補上自己剛巧空缺下來的職位。她沒想太多,拎著手上唯一的行李住進了北京的金山軟件。

今年4月,丁紅帶房東一家去采摘蘑菇時搬回家的牛肝菌

城市病

如果將人生進度比作一架快速運轉的手扶梯,丁紅在27歲時踏上了與周遭多數(shù)人反方向的電梯,一去不回。她后來自稱這一過程為三觀重建。

抑郁期間,有次搬家,扔掉了過去6年積攢的大量衣物。在上海工作的幾年間,她和普通的都市女孩一樣,“每個星期都要去買衣服,看到什么新鮮就買。”抑郁時“看到這堆東西,根本沒辦法鼓起一口氣整理”。她覺得是負累。她只帶走了必需的衣物和證件,連電腦也送人了,把剩余全部家當塞進一個負重15公斤的背包里,然后離開。

從歐洲回到北京后,丁紅開始拒絕被商業(yè)裹挾,嘗試“不消費”生活。她以工位為家,在公司吃住。如在寄宿制學校一般,周一背包進公司,周五下班后再離開。不僅省去通勤的煩擾,連住宿費也免了。“公司福利很好,不僅提供24小時熱水,洗發(fā)水、沐浴露等用品都是整齊的?!卑滋旃ぷ鲿r,她把背包塞在辦公桌下,夜里,她就睡在會議室的長桌上。

一開始,沒人知道她住在公司。后來有次醒得晚,會議室的玻璃窗外,同事們都穿戴整齊地坐在工位上,她才緩緩從“床上”爬起來。物業(yè)知道后,特意買了一張折疊床放在小會議室里,叮囑她晚上可以睡在上面。

往后的六七年,她的生活都是如此度過,從沒租房子。不上班的時候,丁紅多半是同藝術家朋友們一起泡在宋莊,“那基本算是中國最大的藝術家社區(qū)?!痹谶@幫和她玩得最好的朋友眼里,丁紅是一個徹底的俗人,也是朋友圈中唯一要去城市里打卡上班的人。“這群人的想法影響我更多,”她沒有了那種30歲就要結婚、買房子的壓力與道德感,“這在我看來也是蠻幸運的?!倍〖t說道。

丁紅的搬家經(jīng)歷,余元也有過類似版本。她最初租住在北京一棟老舊單元樓的6樓。房東著急賣房子,余元花了大概一周時間收拾全部家當。如果沒有這次整理,她很少有機會審視自己的衣櫥。當清理出所有東西時,“我才意識到自己有這么多衣服連標簽都沒拆。”

看著堆積成山的衣服,余元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習慣?!?0歲出頭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比較迷茫,會隨波逐流地追逐那些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久而久之,囤積了很多東西。也會很在乎別人看我的眼光,想要看起來很時尚,就買了很多不實際的衣服、鞋,還有化妝品。每次購物節(jié)都會網(wǎng)購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很沖動的消費?!?/p>

她最終沒有帶走衣櫥里的所有物品。她把整理出來的物品分為兩類:一類是每天都在用的電腦、廚具,以及常穿的衣物(每季只保留了兩件);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則歸為非必需品,她把從未翻看過的書、過載的衣物與家電送給了鄰居和朋友。還有一些則被她放置到樓梯過道,供大家取用。

“東西越多,煩惱越多,放不下的也就越多,反而會帶給你很多焦慮,也限制了人生自由?!庇嘣曔@種困境為城市生活的慣例,“一種病態(tài),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跳脫出來。”

搬到新家后,她的日常生活并沒有因那丟掉的百分之八十而有所限制,變得自在又輕松。不過,她有時也會想,那些東西扔完后并不會消失不見,“它們還是會被當作垃圾繼續(xù)存在于地球的某個地方?!彪m然過往的焦慮由于物品的減少有所緩解,但偶爾冒出的購買欲望依然無處安放。她有意識地在網(wǎng)上檢索極簡、“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學習、參考。

一個美國家庭的垃圾實驗引起余元的注意。她起初是被標題吸引——貝亞·約翰遜(Bea Johnson)一家四口全年僅產(chǎn)生了一玻璃罐的垃圾??吹竭@則新聞視頻,她頗受啟發(fā),有意去觀察身邊物品:由塑料制成的礦泉水瓶、牙刷、牙缸,甚至還有一些包袋,這些東西買來后,使用壽命短暫。

余元開始轉變生活方式,具體而又瑣碎的細節(jié)漸次在生活里鋪陳開來,從拒絕使用塑料袋到自備餐盒與帆布袋外食,減少塑料垃圾與浪費。她的生活逐漸出現(xiàn)一整套的蛻變過程,雖然難免有一些麻煩。

如果一樣東西有塑料包裝,余元一定不會購買。她會購買那些“純天然的、可以自然降解和反復使用的,對我們的土壤、水資源無害的”物品。每次消費她都會考慮環(huán)境、時間和健康等成本,她的消費準則是“把鈔票當作選票”,或者說,“用錢去投資你認為值得購買的商品?!?/p>

2017年,余元辭掉在外企的工作,開了一家叫作“THE BULK HOUSE”的小店,與男友Joe一起,專注于推廣“零浪費”的生活方式。他們借鑒了“零浪費”運動發(fā)起人貝亞·約翰遜的“5R原則”,即從源頭拒絕(Refuse)、減少需要(Reduce)、重復使用(Reuse)、回收(Recycle)、降解堆肥(Rot),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修理(Repair),形成“6R“原則。

按照這一原則生活,余元和男友很快也像貝亞·約翰遜一家那樣,三個月只產(chǎn)生了兩罐垃圾。平日里大部分垃圾都可循環(huán)再利用,咖啡渣、雞蛋殼之類的廚余垃圾無法重復使用,兩人就把它們堆肥降解,“因為是純天然,它們可以自然地腐爛,然后又回到土地里面,滋養(yǎng)下一輪的植物蔬果?!?/p>

余元與男友Joe推廣“零浪費”生活方式

“不消費”的快樂

踐行“不消費”這一生活方式很久后,丁紅才了解到不消費主義的概念。

在北京工作時,她很少有機會花錢??诖锎е?00塊錢,兩個月過去,發(fā)現(xiàn)還剩100塊?!澳菚r覺得不正常,但又說不上來究竟哪里有問題?!睘榇?,她還掙扎過一次,周末拉著閨蜜去西單買衣服,決心不買不歸。一整天下來,結果她給閨蜜買了許多衣服、裙子。她考慮到“不知道啥時候離開,要是買多了,我那個包塞不下”,只給自己添置了一條內(nèi)褲。閨蜜拍著她的肩說,“別掙扎了,我覺得你回不去。”

后來,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做過一期紀錄片,專門介紹歐洲的一群“不消費主義者”??赐赀@部片子,丁紅像找到了理論依據(jù)般,豁然開朗:“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是這樣的。”國家地理頻道記錄的“不消費主義”,最先興起于歐洲與美國。許多實踐者并不缺錢,他們只是想要通過反消費的形式,去反對當下過度消費的現(xiàn)象,以此來抵制過度消耗地球資源的現(xiàn)實。

與追求極致簡約生活的人不同,“不消費主義的目標是收集過剩的資源,讓自己活下去。他們不在乎自己的東西是不是撿來的,比如說今天外面扔了一大堆東西,盡管不一定吃得完,但會把它們?nèi)靠富丶?,”丁紅介紹。

這個人群中,丁紅最喜歡來自德國的海德瑪麗(《無錢的富有人生 福從天降的試驗》一書作者),認為后者是“真正偉大的人”。海德瑪麗“不用錢過生活”(living without money)的理念對丁紅影響至深,幫助她撐過了人生最灰暗的時刻?!八恢粍?chuàng)造了一個排除了貨幣的價值體系,而且解放了貨幣系統(tǒng)下被束縛的原本應該鮮活的意識?!倍〖t向《南方人物周刊》稱。

海德瑪麗二十多年前放棄了所有財產(chǎn),只留下一只裝滿衣服的手提箱,開始不用錢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一直保持到她去世前。在幾年前關于她的一部紀錄片中,海德瑪麗表示,自己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自由而獨立。丁紅覺得自己正在靠近“偶像”的生活,而且,一開始這樣生活并不是為了環(huán)保,只能算是誤打誤撞的巧合。

2016年,丁紅離開北京,去新西蘭修讀動畫。在這里,年齡賦予女性的壓力完全不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重新閃現(xiàn)。她的第一部獨立動畫獲得了維塔(電影《指環(huán)王》系列、《阿凡達》視覺效果制作團隊)與新西蘭南方理工學院聯(lián)合頒發(fā)的杰出動畫獎。

丁紅與動畫公司的同事們

除了學業(yè),探索周圍新鮮食材成為她課余的樂趣所在。地廣人稀的國度為她提供了與自然接觸的便利條件。初到新西蘭,她花了3新西蘭元買了一顆卷心菜和大蔥。隨后,她用了一周閱讀生物學和植物學的資料,了解南半球的物種,自那之后,“沒再花錢買過蔬菜。”

現(xiàn)在她每周的花銷固定在10新西蘭元左右,主要是購買一些肉、蛋類,偶爾買些調(diào)料。酒是自己釀,蔬菜、水果全部從自然獲得。丁紅租的房子自帶小院,她在里面種滿了菜。每到飯點,她直接從院子采摘新鮮蔬菜,也會分給房東一家。當?shù)厥卟说臅r令,丁紅熟稔于心:“最近是收獲西洋菜和豆瓣菜的季節(jié),接下來是野豆苗?!?/p>

丁紅用塑料瓶倒種的番茄。塑料瓶是她從垃圾箱里翻到的,平時,她不會購買塑料瓶裝飲料和水

2011年,新西蘭基督城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距丁紅3公里外的一片居民區(qū)在地震中倒塌,后來全部人員撤離,那里沒再住過人。廢棄的震區(qū)留下兩千多棵果樹,各種各樣?!罢嬃说貓D,把果樹的位置標好,讓大家去吃?!碑?shù)鼐用窈苌儆腥诉^去,丁紅卻樂在其中。

遇到天氣好的周末,她還會和室友一起下海撈鮑魚。至于大米、牛奶和罐頭類的食物,她經(jīng)常能從公司的冰箱里“撿”到。公司每逢星期五會發(fā)郵件通知大家把私人食物帶走,不帶走的話就會被保潔員扔掉,“但從來沒有人去收,每個星期我都會從冰箱里收一堆東西回來。動作慢一點,就得去垃圾桶里找了?!?/p>

羽琪與丁紅對植物有著同樣的熱情。她把自己定義為“靈活的消費主義者”,“與紅姐不同,我沒有那么極致?!北M管如此,她也有將近兩年沒買過新東西了。在英國租住的小屋里,除去電子產(chǎn)品,剩下的物品多為二手交換所得。屋外有一大片菜園,她會在園子里種菜。對她而言,翻地就像冥想,“特別享受專注于眼前這棵植物的時刻,沒有什么辛苦,如果可以一輩子過這樣的生活,我也挺喜歡的。”

羽琪在自己的菜園子里

減少浪費的女性

余元推廣“零浪費”的小店“THE BULK HOUSE”開在北京北鑼鼓巷內(nèi)。她發(fā)現(xiàn),來往顧客多為中產(chǎn)家庭婦女,或是有過留學經(jīng)歷的人?!八麄円呀?jīng)過了年輕好勝、沖動消費的生活狀態(tài),大部分人已經(jīng)有足夠的能力去支持他(她)追求有品質(zhì)的生活?!?/p>

這一發(fā)現(xiàn)并非個案。黃炎寧生活在蘇州,任職于西交利物浦大學,曾加入一個名為“零浪費”的民間組織。這個松散的組織會定期舉辦一些活動,如扎染、手作洗滌用品等。在微信群中,大家也會經(jīng)常交流自己的“零浪費”心得,“這種低浪費,也要DIY制作很多東西,其實是要花很多時間的?!逼渲?,最活躍的往往都是家庭主婦,“這個群體更有可能去踐行?!?/p>

余元每天會用到的護膚品,皆是手工制作。從左到右依次為有機卸妝棉、面油、去污皂

黃炎寧向《南方人物周刊》稱,“目前,全世界范圍內(nèi),環(huán)保其實都是非常偏中產(chǎn)的一項社會運動。特別是純素主義,是相當?shù)闹挟a(chǎn)。”黃炎寧自己也很關注環(huán)保,平時去超市采買,會自備購物袋。在英國讀博期間,他有次在一家商店結賬時拿出購物袋,被老板夸獎“很有環(huán)保意識”。旁邊一名工薪階層的顧客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澳茄凵窬秃孟窭献语堖€吃不飽,還搞什么環(huán)保。我印象特別深刻。”

“環(huán)保說到底是一個社會公正的問題?!秉S炎寧認為,如何使這項工作走得更長遠,“個體的改變只是個體的。重要的是,怎么能夠在整個社會上立法,從國家政策的層面去改變?!比绻麅H僅是批判或鄙視那些不環(huán)保的人,也會陷于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殘忍。

與此同時,在主張“零浪費”“零消費”的人群中,性別也是一個很難忽視的因素?!霸谖覀兊纳鐣?,女性有時被強調(diào)為消費主體。由于男女之間賺錢能力、經(jīng)濟水平的差異,只有把她們塑造為消費者時,不平等才會被遮蔽起來。”黃炎寧介紹,“此外,廣告也一直著力于塑造一套美好家庭、和睦關系的想象,在這種和睦關系中,女性更多是扮演著消費者的角色。因此,女性作為消費主體的形象不斷地被媒體與輿論循環(huán)增強?!?/p>

黃炎寧的觀察與讓·鮑德里亞有關消費社會的討論不謀而合。在《消費社會》一書中,鮑德里亞這樣寫道:“女人之所以進行自我消費是因為她與自己的關系是由符號表達和維持的,那些符號構成了女性范例,而這一女性范例構成了真正的消費物品。這些范例是由大眾傳媒工業(yè)化生產(chǎn)出來并由可定向符號組成的,每個人都可以在這些范例的實現(xiàn)中找到自己的個性?!?/p>

丁紅、余元、羽琪對消費的反思與生活方式的轉變是對上述現(xiàn)狀的呼應。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丁紅、余元這樣的一群人始終不可能變多,她們的生活方式,很難有大規(guī)模的人去踐行?!秉S炎寧表示?!叭魏蔚膩單幕即嬖谥恢髁魑幕蛳M主義收編的可能,反消費主義也不例外?!痹诖嘶A上來看,這種反思并不能稱作流行,她們只是一個小范圍內(nèi)相對極端的例子。不過,黃炎寧也承認,“減少浪費的一些人,在我看來好像是越來越多了,你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流行?!?/p>

在豆瓣話題“這些年你的消費習慣變化”下,羽琪分享過自己跑步時撿到的一把野韭菜:“吃一半水培一半,零花費?!边@條分享收獲了六百多個點贊數(shù)

到新西蘭后,丁紅一直租房住。最近,她打算從租住的房子搬到基督城內(nèi)的一間青年旅舍。住在青旅的人流動性大,她可以結識許多有趣的人,而且“不太會有人用固定的價值觀來洗刷你”。這一計劃最終沒成行。在房東的勸說下,她留在了原來租住的房子?!皼]什么行李占地、沒垃圾,還常年提供免費蔬菜。他覺得我一走,家里的花園、廚房要亂套?!倍〖t告訴本刊記者。

“保險費用是我花銷里真正的大頭,其他的費用都是毛毛雨。”她計劃等實現(xiàn)“財務自由”后就退休,專心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盡管“現(xiàn)在不太用看甲方的臉色畫畫”,但她仍期待一個真正自由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無關商業(yè)與利益,只遵從于自我的表達。

?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06期 總第806期
出版時間:2024年09月16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