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人洪濤:當音樂被看見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張明萌 日期: 2021-06-16

過去二十余年,他參與、主導制作的節(jié)目覆蓋了至少兩代人的青春。

對大部分觀眾來說,電視人永遠藏在節(jié)目背后。他們以精密的組織、嚴謹的操作和成熟的制作打造出一檔檔節(jié)目。隨著綜藝節(jié)目進入“大片時代”,節(jié)目制作與資本、大眾產生了更為緊密的聯系,引發(fā)越來越多行業(yè)內外的興趣。身處其后的節(jié)目監(jiān)制、總導演等節(jié)目操盤手或主動或被動出現在臺前,湖南衛(wèi)視的洪濤大概是觀眾最熟悉的一位。

觀眾對洪濤的熟知,來自于音樂綜藝節(jié)目《我是歌手》(后改名為《歌手》)系列。在競演結束后宣讀排名階段,總導演(《歌手2017》后為節(jié)目監(jiān)制)洪濤上臺,用節(jié)目20%的時長揭曉每一位歌手的排名。洪濤稱,盡管有些觀眾很煩這吊胃口的把戲,但這是節(jié)目競技邏輯的體現,觀眾會通過猜測名次誰高誰低不自覺地參與其中,選手等待和聽到成績的反應也會成為節(jié)目的戲劇沖突?!八圃炝斯适赂泻蛻騽⌒??!?/p>

隨著《歌手》受歡迎程度增加、洪濤在節(jié)目中露面次數的持續(xù)增多,人們發(fā)現,這位身高180厘米、聲音極具磁性的中年導演,原來已經在幕后工作二十余年,他參與、主導制作的節(jié)目更是覆蓋了至少兩代人的青春。

2000年,洪濤進入湖南衛(wèi)視擔任音樂節(jié)目《音樂不斷》及現場音樂節(jié)目《音樂不斷歌友會》執(zhí)行制片人,很長一段時間內,后者都是華語歌手出片宣傳的第一陣地。他參與了制作具有開創(chuàng)性和巔峰性的2005年《超級女聲》,先后擔任《舞動奇跡》、《挑戰(zhàn)麥克風》、2010年《快樂男聲》、《百變大咖秀(第一季)》及湖南衛(wèi)視多屆《跨年演唱會》的總導演。2013年,他擔任《我是歌手》總導演、《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監(jiān)制,2017年擔任《歌手》節(jié)目監(jiān)制。此后進入湖南衛(wèi)視的管理崗位,深度參與創(chuàng)作監(jiān)制了《全員加速中》、《幻樂之城》、《舞蹈風暴》及正在熱播的音樂節(jié)目《誰是寶藏歌手》。

音樂類節(jié)目是洪濤傾注心力最多的部分,也是貫穿他職業(yè)生涯的一大主軸。洪濤從小喜歡音樂,曾在株洲無線電二廠擔任技術員,他從未放下對音樂的熱愛,將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買磁帶上。他在北方長大,普通話一流。他想過當歌手,曾在酒吧駐唱,擁有良好的聲音條件。這讓他在成為電臺主播的路上省力不少。1991年,他進入湖南經濟廣播電臺工作。他抱著成箱收藏走進直播間,發(fā)現整個電臺流行音樂的素材儲備都比不上自己。

擔任電臺主播時,洪濤熱衷于每天分享不同的音樂給聽眾,一年最多休假5天。憑借良好的音樂審美和過硬的專業(yè)能力,他迅速成為湖南地區(qū)極受歡迎的電臺主播。后受到好友、搭檔王平邀請,調入湖南衛(wèi)視,成為“電視湘軍”的一員。在“野蠻生長”時期的湖南衛(wèi)視,音樂既是洪濤的興趣也是他的武器。他的音樂節(jié)目之路也由此開始。

在節(jié)目制作中,洪濤與團隊一直著力將“音樂”與“競技”結合,圍繞“人”的故事做文章。二者在角力中彼此成就,通過電視語言,音樂被看見,聽覺的刺激轉化為視聽享受。

電視綜藝節(jié)目進入“大片時代”之前,“音樂”與“競技”結合的巔峰是2005年《超級女聲》,該節(jié)目在2005年夏引發(fā)全民熱潮,從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的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歌手至今仍活躍在華語樂壇。進入“大片時代”后,《我是歌手》復刻了這一傳奇,黃綺珊、林志炫、彭佳慧、李健等資深歌手借此翻紅,開啟職業(yè)生涯新階段。鄧紫棋、徐佳瑩等新生代歌手迅速為大眾熟知,成為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一時間,《我是歌手》被觀眾視為頂級歌手的競技場。


▲ 2013年,第一季《我是歌手》,洪濤(左)與歌手尚雯婕在錄制現場交流 圖/本刊記者 大食

時至今日,讓洪濤依然津津樂道的不是他做的音樂節(jié)目,而是剛剛進入電視行業(yè)時,他在湖南電視生活頻道《閑情都市》中的一個專題環(huán)節(jié)《非一般話題》,每期10到20分鐘,以神秘現象為主題,類似后來央視播出的《走進科學》。節(jié)目呈現一種現象、兩方觀點,交由觀眾判斷。節(jié)目趣味、懸念、思辨性兼具。在一期節(jié)目中,洪濤分頭采訪了一位熱衷玄虛之論的作家和反偽科學的獨立學者,就人體神秘現象和氣功展開對論。當期節(jié)目播出后,長沙袁家?guī)X新華書店人山人海,那位學者的書被熱情的觀眾買到全長沙斷貨。

這時的洪濤還是一名電視新人,沒做過采訪、不懂任何電視理論,他帶著兼任剪輯師的攝像完成選題、外采、撰稿、后期成片。他不會用機器、不懂剪輯,但能清楚地提醒攝像要拍哪些素材,剪輯時指出哪個畫面接哪個內容。有期節(jié)目臺長看完很興奮,好奇地問他:“你怎么想到要把這不搭嘎的畫面、內容剪在一起?”他答不出來,“好像我天生就是吃傳媒這碗飯的?!?/p>

2021年4月23日,音樂綜藝節(jié)目《誰是寶藏歌手》開播,洪濤擔任節(jié)目監(jiān)制。近年來,“競技”元素逐漸受到限制,洪濤和節(jié)目團隊遇到了新的難題。


“競技”的存在就像空氣和水

人物周刊:為什么要做《誰是寶藏歌手》這檔節(jié)目?

洪濤:臺里希望在二季度做一檔音樂類型的節(jié)目,我們想,在音樂領域,還有哪些資源沒有被挖掘,發(fā)現有很多不在大眾矚目中的歌手,都有一些屬于寶藏的特質未被觀眾了解,于是我們選了歌手生態(tài)圈中各種類型的新老歌手,做了這個選題。

人物周刊:這個節(jié)目跟之前的音樂節(jié)目比,難點在哪里?

洪濤:做音樂節(jié)目應該做到極致,包括選的人、音樂表現?!陡枋帧纺敲炊啻罂?、那么頂尖的資源讓我們每一季壓力都很大,而寶藏歌手的知名度、吸引力先天欠缺優(yōu)勢,加上團隊從接到任務到節(jié)目第一次錄制只有35天,準備時間太緊迫了。一個節(jié)目它要好看,需要有一個戲劇線索驅動,放眼全世界,包括中國最成功的音樂類節(jié)目,都帶有競技、比拼元素,而我們必須遵守管理部門對電視音樂節(jié)目的規(guī)定,用什么方法來把這些寶藏歌手介紹給大家,讓節(jié)目有一個戲劇線索?如何不比賽、不淘汰,但是還有音樂上力爭上游的邏輯?這是一個難題。


▲ 洪濤(中)在《寶藏歌手》錄制現場

人物周刊:為什么競技性那么重要?

洪濤:目前比賽是最能夠讓大家對音樂感興趣的手段,可能也有新的,但我沒找到。所有火爆的電視、網絡音樂類綜藝,都會用比賽作載體,這是最行之有效、百試不爽的手段。

哪怕對觀眾來說好像沒有在意比賽本身,但有很多東西是潛在的,實際上看的過程當中,把那些元素拿掉,看的就不是這個節(jié)目?!案偧肌钡拇嬖诰拖窨諝夂退?,你覺得好像我們沒有聞到空氣的味道,空氣有那么重要嗎?水就在旁邊,想喝的時候唾手可得。但它們都沒有了呢?

有了競技元素,觀眾聽歌時就會帶著比較、印證的評判心理,聽歌時更專注,也有了關注結果的懸念感。為什么我喝水那個環(huán)節(jié)能做那么長,就宣布個名次,觀眾在這過程當中,他在比較到底誰高,選手的反應、“唉呀到底我成績多少”那種拿考試成績前的忐忑,這個環(huán)節(jié)為音樂增添了故事感和戲劇性。

人物周刊:在《歌手》中,競技的出現可能會將歌曲的表現帶到更炫技的方向。

洪濤:這個矛盾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完美解決。我們一直在引導音樂好聽、走心比炫技更有意義。但是在現場,大家都唱得好,可能就會出現有一些不是那么具備競技性的歌手在競演里吃虧。歌手都想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征服觀眾,要展現對作品的駕馭能力,肯定會用技術顯示出他的力量。

但也有例外,趙雷的《成都》,大家都把唱高音作為戰(zhàn)斗武器時,他娓娓道來像一股清流,可以拿到當場第二名。雖然比賽過程中他以淘汰的方式結束了《歌手》的旅程,但他貢獻了這個作品,讓這首歌出圈,變成一個國民歌曲。

像金海心就不屬于競技性的歌手,《我是歌手》不追求競技性,但還是會有競技性,我就覺得她來《誰是寶藏歌手》更適合些。

人物周刊:你對《誰是寶藏歌手》的期待是什么?

洪濤:我們選了很多創(chuàng)作型歌手。相對競技性音樂節(jié)目,這個節(jié)目更傾向選更具個人風格的音色、情緒流的歌手,但我們對每個入選歌手現場駕馭歌曲的穩(wěn)定性還是有很高要求。雖然這些歌手不是大家矚目的焦點,但觀眾聽了以后可以看到他們的才華,聽到他們的歌,想去找音源聽,想了解他們是誰。能做到這些,我覺得這個節(jié)目的目的就達到了。后面就看他們能不能在長達12周的節(jié)目中,通過各種音樂考驗,把自己的音樂特色和個人風格展現出來,對得起“寶藏歌手”這四個字。這是一個電視真人秀成長的邏輯了。


《歌手》找歌手最難

人物周刊:《我是歌手》考慮最多的是什么?

洪濤:還是找歌手吧,菜來了以后才知道怎么做菜。很難請人,請到觀眾最期待的歌手。特別是第一季,基本上沒有歌手愿意來參加一個比賽,以前參加比賽全是素人,第一次讓明星來比唱歌。第一季請到了齊秦,就相當于有了定海神針。其他歌手聽說齊秦都來參加比賽了,我還有什么顧慮呢,所以《我是歌手》的成功,齊秦功不可沒!

人物周刊:怎么把齊秦敲定的?

洪濤:特別感謝張漫,我給她看了韓國原版,她說偉大的節(jié)目必須要有偉大的歌手,她跟齊秦是很好的朋友,完全是因為她和齊秦的情誼和齊秦對她的信任,他才來參加了這個節(jié)目。

人物周刊:后來請人就容易了嗎?

洪濤:容易一些,但是真正想請到的還是很難。所有藝人走到今天都付出了很多,哪怕1%的風險,要不要參加,對每個功成名就的歌手來說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我們最沒想到的就是請動了林憶蓮,她是一個很佛系的人,也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競技型歌手。當我們看了林憶蓮的演唱會后,堅信她上《歌手》一定會超出大家的認知,大家只知她有很多經典的歌,但是她的音樂有很多面,而且她的狀態(tài)之好,出乎我們的意料,如果不參加那一定是觀眾的損失。她的經紀人跟我們是很好的朋友,種種努力下,她最后來了。

人物周刊:但林憶蓮在《歌手》中選曲好像有些保守。

洪濤:電視有電視的規(guī)律,既然參加,一定也會在規(guī)律之下表達自我,同時讓觀眾接受和喜愛,要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你有這個印象可能是選曲節(jié)奏形成的,比賽中她有很多大膽、顛覆性的經典表演,像《盛夏光年》、《藍蓮花》非常驚艷。林憶蓮后期跟常石磊合作,她的作品追求概念化、藝術化,挑戰(zhàn)常規(guī)審美,如果一開始就在節(jié)目中唱《蓋亞》專輯這類歌,會很冒險,但當她穩(wěn)扎穩(wěn)打印證了她名副其實華語歌壇天后的非凡實力后,比賽尾聲階段唱《柿子》這樣另類的歌曲,就有了現場強大的震撼力。


▲ 林憶蓮獲得《歌手2017》歌王

人物周刊:有沒有哪位歌手你覺得應該表現非常出彩,但觀眾沒有那么買賬?

洪濤:歌手參加《歌手》能不能出彩,在于能不能給觀眾帶來超出大家想象的驚喜。不是所有歌手一來就能摸到這個門道,也許論技術唱得很好,但都在觀眾想象之中,沒有在音樂上、處理上給觀眾新意,優(yōu)秀的歌手也曾出現意外遺憾的結果?!陡枋帧窂膩聿皇锹曇舻谋绕?,我們還是希望拓寬觀眾對歌手已有的認知。像韓紅,氣場、高音無敵,但在節(jié)目中最打動觀眾的是她很具情懷和行業(yè)態(tài)度的作品,像《莫尼山》、《梨花又開放》,熟悉的歌大氣磅礴又不失細膩動人,令人耳目一新。早期我們選歌手可能看中令人嘆為觀止的唱功,到后期我覺得應該是歌手的音樂能力、變化手段等等,這些更能拓寬大家對音樂、歌唱的想象力。

人物周刊:那會不會發(fā)生歌手能力和觀眾審美的錯位?比如像齊豫唱《今世》,那個表演非常出彩,但排名就不太高。

洪濤:這個個例跟現場即時審美判斷和電視播出綜合感受不對等有關。電視播出時我們了解作品的前因后果,如泣如訴的歌聲加上極具畫面感的戳心歌詞都會帶給觀眾強大的沖擊力和感染力。而這首歌的旋律不屬于傳統意義“好聽”的類型,有很多觀眾沒有把握判斷時就會考慮其他有把握的選擇。

齊豫到比賽靠后階段排名很高,我們分年齡組投票,她得票最高的你猜是哪個組?大家都以為是50組、40組,都沒想到她在20歲以下的10組得票最多。我既是一個節(jié)目制作人,也是一個觀眾,每次都很期待她唱什么歌。包括她決定唱《今世》,導演組很擔心,但我很贊同姐姐選這首歌,這首歌具有極致的藝術感染力,這歌我也許不會反復聽,但聽一遍會記一輩子。我們不太干涉歌手選什么唱什么,因為他最想表達的一定是最好的,會遠遠好過節(jié)目組的安排。但是我們會在歌手提供的候選曲目中,根據電視、節(jié)目、觀眾需要,幫歌手分析利弊。

節(jié)目應該給大家提供各種可能,如果一味按照以往的經驗,肯定是死路一條。如果去找第二個黃綺珊,第二個鄧紫棋,肯定走入一個死胡同。

其實每季選歌手,我最想去做的事是發(fā)現寶藏歌手,像陳潔儀、杜麗莎,她們讓大家認識到具備藝術家氣質歌手的珍貴。當然我也喜歡年輕、能夠代表未來的音樂,既有華晨宇這樣才華橫溢的佼佼者,也有像李榮浩、劉柏辛那樣未必彪悍但都獨具色彩的。我們還是希望把不同的音樂類型和歌手帶給大家。

人物周刊:你認為《歌手》有提高中國觀眾的音樂審美嗎?

洪濤:應該有吧,但更是觀眾幫我們提高。這是互相的。

人物周刊:《歌手》吸引你的是什么?

洪濤:現場。好歌手的現場很玄妙,和聽唱片完全不一樣。聽唱片可能覺得春風細雨,但在現場好有力量,哪怕是治愈、空靈型的歌,現場也有很內在的力量。所以我特別喜歡聽音樂現場,包括彩排,好歌手、好的演繹百聽不厭。

很多時候唱片好的歌手現場不一定經得起考驗,樂壇80%的歌手都要靠后期的音樂制作成為大家眼中那個完美的歌手。《歌手》的目的就是找到那20%的人。某一季我們吃過苦頭,可能憑印象,有些名氣很大的歌手上臺表現并不是特別好。所以后來任何一個歌手上節(jié)目的舞臺,我們都要聽過現場才會決定。也有聽試音的時候一般,但現場很好,像郁可唯、金池、曾一鳴,在錄音棚沒有那么完美,但是他們屬于現場,遠遠好過在錄音棚里聽到的感覺。


不能說“華語樂壇不行了”

人物周刊:這些年你為什么一直深耕音樂綜藝節(jié)目?

洪濤:一個是因為喜歡,再一個臺里給機會,把音樂類節(jié)目任務分給我。我原來帶團隊的時候,團隊本身有音樂性的基因。從最早的《音樂不斷歌友會》,到《超級女聲》《快樂男聲》《跨年演唱會》《歌手》《幻樂之城》,再到現在《誰是寶藏歌手》,都圍繞音樂性。

《音樂不斷歌友會》1999年開播,在那之前,電視的音樂節(jié)目除了放MV就是訪談加唱歌?!兑魳凡粩喔栌褧肥且魳放c綜藝的結合。

人物周刊:為什么想做《音樂不斷歌友會》?

洪濤:在電視上看明星唱歌,國外可以看MTV的節(jié)目,但在國內渠道有限,一個是晚會,還有就是剛剛開始做的快樂大本營,但快本以做游戲為主。而恰恰在那個時候,音樂市場在內地算藍海,有巨大市場的潛力。那時一些國際唱片公司的藝人進入大陸,基本上是港臺歌手的天下,大陸音樂還沒那么繁榮。

大眾對明星、對音樂處于比較饑渴的狀態(tài)。我們就在全國做了第一個可以看到明星、聽到音樂的節(jié)目。我們不給明星任何費用,明星到這里上節(jié)目,他可以宣傳歌曲,大家也可以深入了解他,這相當于免費為自己的專輯打廣告。唱片公司有這樣的訴求,但來了以后,如果只是讓他們唱五六首歌,這樣沒有收視,也不符合電視規(guī)律。那做一個綜藝節(jié)目,大家各取所需,滿足觀眾看明星的愿望,又可以通過節(jié)目了解明星,不僅聽了歌,還可以感受到一個綜藝所帶來的快感。應該說是一拍即合,水到渠成。

最開始《音樂不斷》是一個放MV的節(jié)目,因為有組織明星的線下活動,衍生出了《音樂不斷歌友會》。由此也誕生了最早的衛(wèi)視的選秀——《藝星制造》第一季和第二季。

很多現在活躍的歌手像張杰、周筆暢、郁可唯都曾參加那個節(jié)目。當時按傳統唱片公司選拔標準選藝人,周筆暢很早就被淘汰了。

我們2005年做《超級女聲》廣州唱區(qū)比賽的時候,非?;鸨趫竺磳⒔刂惯x定50強時,我們認為必須有極具特色的選手節(jié)目才會成功,所以就想到了周筆暢。她剛剛參加完另一個電視臺的歌唱比賽,成績不甚理想,接連受挫。我們找到她時,她已對歌唱比賽徹底寒心,斷然拒絕了我們的動員。我把情況報告給了超女的總導演王平,她說要找筆筆父母和老師出面,花這么大力氣她會取得什么成績?我說她應該是唱區(qū)第一名吧。結果她確實拿了廣州唱區(qū)的冠軍,她的出現是當年超女的第一個爆點。

人物周刊:現在很多音樂節(jié)目,發(fā)現能引發(fā)大家關注的還是那些比較資深的藝人。有一種說法是“現在華語樂壇不行了”。

洪濤:不能這么說。音樂永遠在進步,現在年輕人只會越來越有才華!任何一個時代對年輕人的看法,總會說“一代不如一代”,很多東西都需要時間歷練。我做了二十多年現場型音樂節(jié)目,見過很多天王天后起步時的樣子,那時誰會想到他們能有今天的樂壇位置?前幾天看到大家都在傳一個視頻,華語歌壇的一個唱功卓越的巨星學生時代的舞臺演唱,雖然聲音非常漂亮,但沒想到歌聲也會抖,可能還不如現在同齡的歌手。他們可貴在音質的特色和個人風格化的堅持,千錘百煉成就為華語歌壇的金嗓子。這些都要交給時間回答,我們整體都在進步,都比以前要好。

人物周刊:進步在哪里?

洪濤:來自整個社會對音樂的認知。以前我們聽到韓國的音樂,覺得我們可能追不上,但現在好多孩子從小在國外學音樂,他們能唱世界級大vocal(歌唱天賦及歌唱技巧很強的歌手)的歌,他們受到節(jié)奏型音樂的熏陶。2016年我參加過芒果TV辦的《超級女聲》,我發(fā)現那么多孩子喜歡說唱,那時候還沒有《中國有嘻哈》。年輕人的音樂在不停豐富,豐富了就有了更多可能性。鄧紫棋,不只有vocal能力上的扎實功底,在節(jié)奏和旋律上也有非常好的感受和創(chuàng)作力,這是她超越前輩最大的資本。

人物周刊:但是確實沒有再出一個像周杰倫這樣的人,一下風靡全社會,大家都要聽他的歌。

洪濤:因為現在的娛樂方式與以前比較更豐富了,太多資訊、選擇、審美判斷,需要更出類拔萃的人出現,還可以交給時間。零幾年汪峰出來的時候,大家覺得他就只有《飛得更高》,但是他潛心創(chuàng)作,寫出一大批像《當我想你的時候》《春天里》這樣情感濃烈、引人共鳴的作品,厚積薄發(fā),成為搖滾界的半壁江山。


▲洪濤(左)與歌手韓磊討論彩排意見

人物周刊:你剛剛提到音樂節(jié)目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把音樂可視化,把這個過程呈現出來的意義在哪里?

洪濤:能讓音樂更好聽,觀眾看好像是在看歌手唱歌,其實是在看故事。例如編曲,每一個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他們用什么樣的音色,什么配樂,一個伴唱用什么合音……都非常講究,甚至會有一些意念貫穿其中,這些東西不一定能被觀眾清晰地知道,但實際上有一個能量場一樣的東西,會有莫名的綜合魔力,而不是音符和樂器的堆砌。

電視在你聽到聲音的同時看到與聲音匹配的細節(jié),觀眾能得到各種信息,會有化學反應。

人物周刊:我們發(fā)現《歌手》播出之后,市場上很多音樂節(jié)目都會有類似的表達,包括音樂可視化,包括對音樂細節(jié)的介紹、對故事的梳理和闡述。

洪濤:我們只是做,沒有太關注別人。確實如果大家都用同樣的方式做,讓節(jié)目更難了。怎么樣呈現新的可視化或者新的講故事的方式,讓大家對在聽的歌產生感情,對唱歌的人產生好奇,被他的魅力打動,就必須想新的能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招數。當大家習以為常的時候,以前的套路就沒用了。

?


題材紅利期已結束,音樂節(jié)目下一個潮流是原創(chuàng)

人物周刊:你提到從前制作綜藝節(jié)目的方式,敢想、敢做,再拼命做就能獲得成功,但這個方式現在應該很難再復制成功了。

洪濤:當年可以嘗到很多題材藍海的紅利,沒人去做,有人先做,就很快被看到,而且觀眾的新鮮感會很強,成功的概率很高。

我們都是從模仿開始。像歌手唱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最早都會有自己偶像的影子,沉淀到一定時候,他就是自己了,他可能超越模仿對象了。我們最初做綜藝的時候也是通過學習中國臺灣、日本和歐美的節(jié)目,受到啟發(fā)學會做節(jié)目,包括后來的模式引進,這都是比同行跑得更快的原因。

這種紅利現在沒有了,大家都在一個賽道上,就是看誰能發(fā)現新的領域、題材和玩法,關鍵看誰能找到社會的痛點、觀眾的共情點并把它變成節(jié)目。

人物周刊:現在中國綜藝和世界的水平比怎么樣?

洪濤:應該說中國綜藝從2012、2013年開始,從友臺的《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開始飛躍,從《爸爸去哪兒》開始,就進入到了電視大片時代。湖南臺在之前就和英國BBC合作了一些像《名聲大震》《舞動奇跡》這樣的節(jié)目,但那時沒有完全按照制作寶典來,就本土化、因地制宜化,我們大概是它們幾十分之一的的制作成本。我看到《中國好聲音》就在反思,為什么其他節(jié)目也在轉椅子,成功的是《中國好聲音》?這個節(jié)目給我做,我會怎么做,從反思中找到了差距和癥結。

過去我參與制作了一些現象級的節(jié)目,或多或少會有些膨脹而變得不虛心。我從《我是歌手》開始,就說我們俯下身去,扎扎實實學習,就當一個小學生,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我們學到的是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做工業(yè)化制作,以前更多靠作坊、手藝式的操作。現在更加成體系,以前都是線性剪輯,現在是多線性剪輯。從那之后,我們引進了這樣一些工業(yè)化的制作流程。

人物周刊:之前是沒想過嗎?

洪濤:可能就是溫水煮青蛙吧,覺得走捷徑也能實現,何必花那么多精力、財力在看不到的細節(jié)上。因為對手超過了你,所以只能奮起直追,也提升了整個電視業(yè)界的制作水平和觀眾的欣賞水平,對節(jié)目的要求越來越高。

人物周刊:現在我們和國外處于同一起跑線了嗎?

洪濤:中國觀眾幸福些,好看節(jié)目要多得多。國外特別是歐美一個模式可以做很多年,出現新爆款的周期比中國長很多,而且這些年火爆的仍是《達人秀》《好聲音》《老大哥》之類的老模式?,F在全球都缺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模式,歐美也開始關注亞洲的節(jié)目模式,近兩年美國最火爆的新模式就是來自韓國的《蒙面歌王》。

韓國創(chuàng)新的活力仍然很強,題材領域不斷有創(chuàng)新實驗,而日本的節(jié)目以搞笑藝人棚綜為主,但日韓節(jié)目的體量和制作規(guī)模遠不如中國的電視和網絡強綜。

人物周刊:你會不會覺得現在的綜藝沒有以前那么有生命力?

洪濤:不能這么說。中國是世界上發(fā)展最快的國家,觀眾對新事物的需求比任何國家的觀眾都高。其實中國特別講究創(chuàng)新,任何一個行業(yè)都在提倡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沒有耐心讓更多人守著一個東西去品。而且我們有更多的娛樂方式,觀眾對內容要求就會更高。所以如果感覺中國綜藝沒有生命力或者疲態(tài),是因為我們的要求變高了。我們的制作能力等等各個方面一定是比以前更好。

人物周刊:你認為中國音樂綜藝的下一個潮流是什么?

洪濤:我覺得應該是給創(chuàng)作歌手盡情施展才華,他們的積累夠不夠,能不能給大家驚喜,能不能保持足夠的續(xù)航力,這是創(chuàng)作歌手能不能通過音樂綜藝爆發(fā)的決定性因素。

放眼全球音樂圈,處于金字塔尖的幾乎都是創(chuàng)作型,現在的華語流行樂壇,在最頂尖的也是創(chuàng)作型的歌手。但創(chuàng)作型歌手并不是所有的創(chuàng)作都適合比賽。做到最頂尖的,往往是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歷練,不斷把自己的現場駕馭能力提高。我們現在找這些歌手,可能剛剛踏入這個行業(yè),屬于成長階段,他們有才華,需要更深厚的積累,等待一個機會爆發(fā)。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06期 總第806期
出版時間:2024年09月16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