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劇變時代的陳寅恪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曾琳 日期: 2018-01-03

陳寅恪的超群意義就在于,他無時無刻都在確定自己的身份。他就是中國文化的續(xù)命之人。他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窮愁著書”。因為他從始至終都確定自己的出處身份,所以所有紛紜的世相,在他眼中不過是過眼云煙。

1899年,陳寶箴領諸孫及重孫合影于江西南昌,左起:陳方恪、陳寅恪、陳覃恪、陳寶箴、陳封可(陳衡恪子)、陳衡恪、陳隆恪

412日,一場題為“解讀晚年陳寅恪”的講座在廣州圖書館舉行。講座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社科聯(lián)、信息時報社聯(lián)合主辦,《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作者陸鍵東主講,本文為演講摘錄。

陳先生祖父、父親到他三代人,都是很有悲觀色彩的人生。陳寶箴,半世蹉跎,中青年之后,一直是以副職的身份在曾國藩集團里任職,60歲之后才第一次獨當一面出任湖南巡撫??墒?/span>1898年戊戌變法,陳寶箴父子一生的抱負與雄才毀于一旦,被革職,永不敘用。這一年陳寶箴67歲,兒子陳三立45歲,同樣被革職。永不敘用就等于政治生命永遠結束,這對人生的打擊非常大,可以說改變了人的后半生。

幼年的陳寅恪基本上是延續(xù)了陳三立中年以后的人生烙印,與現(xiàn)實政治保持了相當的距離。我們可以作這么一個推論,現(xiàn)實政治是陳先生,擴而大之,是陳寶箴家族一個人生傷心地。

回首陳先生的前半生,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軌跡,不管是有意或者說是命定,他與現(xiàn)實政治總是保持著足夠的距離。陳先生12歲就東渡日本留學,然后二十多年間斷斷續(xù)續(xù)橫跨歐美兩大洲,所學的不是熱門之學,相反,卻是絕學。20世紀前期,最熱門之學是什么呢,一個是政治科,一個是軍事科,還有一個是經濟科。陳先生偏偏選擇了古代語言、佛經,可以說是絕學的學科。從現(xiàn)有的材料可以看到,青年時代的陳先生,用現(xiàn)代語言來講,其實是個“憤青”。他對時局,對整個世界大局,對中國現(xiàn)實的判斷和議論,那種厲害,絕對不下于當時熱衷政治的人。之所以選擇這種絕學,我認為可以看出,一個慘遭頓挫的世家給子孫的影響。

36歲的陳先生回到中國,選擇了清華國學研究院。此時中國的政治中心,其實已經南移。1927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北伐軍從廣州出發(fā),要統(tǒng)一中國,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中國的政治中心,從1926年開始就已南移。陳先生這一年回國,不管有意無意,他選擇了北平,其實這個時候的政治中心已經不在北平了。

1940年夏天,陳先生到重慶參加中央研究院的會議,這一年,中央研究院要改選院長。陳先生在重慶的時候,第一次親眼看到蔣介石,因為蔣介石在會議期間設了晚宴招待專家。很多年之后,我們在吳宓的日記里看到陳寅恪的這首詩——《庚辰暮春重慶夜宴歸作》。吳宓在日記中不僅詳細記錄了這首詩,而且還作了精彩注解。詩中的第三聯(lián)“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樓”,吳宓的注釋就講了,“看花愁近最高樓”就是陳先生諷刺蔣介石,他第一次看到蔣介石,很失望,深覺其人不足為,有負其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陳先生對毛澤東客氣多了,起碼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一首詩是他直接諷刺毛澤東的。

縱覽陳先生60歲以前的人生,不管他有意無意,他與現(xiàn)實政治始終保持著相當的距離。我認為,這就是陳先生1949年選擇廣州的一個決定性的個人性格因素。這種個人性格因素是潛意識的,每到關鍵時刻,這種潛意識每個人都有,它會左右一個人對自己未來的判斷,也可以說這是人性、秉性的自然軌跡。陳先生一家四口乘著海輪來到廣州,出現(xiàn)在廣州嶺南大學的校園里,好比“故地重臨”。陳先生是第一次來到嶺南大學,可是從后來的事跡來看,陳先生好像重游故地,無論從精神上,還是體會上,他都好像回到了一個非常熟悉的精神老家。不像是“走難”,反而是“回歸”。 

陳先生的學術尊嚴,對上課的精心準備是一個表現(xiàn),把上課作為維持自己生命的重要儀式。1953年他為中山大學歷史系印制的《兩晉南北朝史》講義,如果不講背景,都是很一般的教材,甚至還有些發(fā)黃??墒侵灰覀兓氐?/span>1953年的中山大學,就會發(fā)現(xiàn),至少是我發(fā)現(xiàn),我看過1953年兩個學校(中山大學、嶺南大學)的教材,陳寅恪這本教材,是整個中山大學人文科學最精美、最好、最結實的教材。換句話來講,是一個質量檔次最高的教材。

陳先生的眼睛瞎了,他絕對不是眼睛能看的時候說要設計成這個樣子,惟一的解釋就是,陳先生對學校的員工吩咐,我的講義,必須要印刷成什么樣。他不一定設計這個樣式,他只是表達他要用最好的教材,用最好的東西來印他的教材。我也看到一些印刷得很差的陳先生的教材,不過那是在54、55年以后了。你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中山大學是怎么對一個教授的。53年他是作為嶺南大學的著名教授合并到中山大學,他提的要求還有人聽,還有人尊重。到了5455年,一系列的抓特務啊、肅反(運動),就沒有了。 

陳寅恪著書,因為眼盲,不能做到心到手到。所謂心到手到就是,我們正常人,無論是不是在寫東西,只要一得到靈感,馬上就可以記下來。對于盲人來講,就根本做不到這一點,他的心想到一個點子,不能馬上把它寫下來。50年代陳先生有一些手稿,根本認不了的,常人看來那些字是重疊的。

著書跟寫作,在陳先生看來就隔了一道墻。他想好文章,想好一個題目,必須要長時間打腹稿,必須要牢牢記住其中要點,然后等到第二天,助手來的時候,把他想好的東西重新口述一遍。有時候最精彩的句子、最精彩的思想不是能夠記得下來的,就是那一瞬間。甚至是同一個意思,不同心境下描述同一個事件,你的句子、你的語氣都是有差別的。失明的陳先生,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浪費了他晚年大部分的生命。他一般的工作每天上午915分開始,一直到1點。工作到1點鐘,才吃飯。這是他每天工作的時間。吃飯后就午休,午休一陣子,整個下午到晚上就思考明天要對助手口述些什么內容。

很多時候,陳先生想好的稿子,一覺起來就忘了。最精彩的句子,就沒有了。陳先生晚年最好的句子,相當部分曾經存在于他的心里而沒有發(fā)表出來。到了口述的時候,他只不過是在借助手之手寫作,無論靈感、語氣與生動都已經和存于他內心的歷史場景有異。陳先生晚年最大的痛苦,除了病痛之外,就是著述與寫作的痛苦。他是以全部生命投入著述。晚年陳先生的神經衰弱與失眠已經日趨嚴重,睡不著覺,因為要想問題。中山大學鑒于這一點,提醒學生,不能去打攪陳先生,晚年的陳先生一般不接待任何人。這為他帶來了一片寧靜之地,也帶來很惡劣的后果。

1953年中山大學合并開始,中山大學大部分的師生、員工、家屬,都很不屑陳先生。不屑什么呢?他吃最好的,住最好的,又不讓人打擾,他整天就是吃睡,什么活都不干,讓勞動人民養(yǎng)著他,還發(fā)他高工資。所以,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首先倒霉的不是那些當官的,反而是陳先生。盡管工作組一直壓著,說不能動他,可是那個時候所有中大的人都說,這個盲人真是“蛀米大蟲”。當年陳先生已經聽到這種議論,他說,很多人以為我養(yǎng)尊處優(yōu),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其實沒有人知道,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我的大腦都在運轉,都在思考問題。 

七八十年來,中國無數知識分子,都在時代的變換中丟失了自己的出處。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有意識地拋棄自己的身份?;剡^頭來看,從知識分子的角度來看,相當多的知識分子是欣然接受極左思潮,相當多的人是由衷承認自己必須脫胎換骨的。

知識分子拋棄自己的身份真是時代劇變的一個縮影,當代中國變革的最大特點,就是轉型的功利性與所謂革命成果的直接變化。知識分子的放棄與迷失,是因為他們馬上可以在這種功利性的變化面前直接獲得利益。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在極左年代,你一旦獲得極左的話語權,就可以馬上批判他人,馬上獲得連帶的非常稀有的學術資源。所以當代研究知識分子,大部分的人都講是政治原因,其實我認為,根本的還是經濟原因。這個經濟不是說有錢,而是資源的原因。你批判他人,你就獲得出差的機會,你就獲得在臺上發(fā)言的機會。所以這些學術資源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不一定都是良心有虧欠的,而是因為整個思潮,20世紀中國變革的思潮,都是以功利性為進步的標志。從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知識分子只是這個潮流下的很可憐的一分子。

陳寅恪的超群意義就在于,他無時無刻都在確定自己的身份。他就是中國文化的續(xù)命之人。他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窮愁著書”。因為他從始至終都確定自己的出處身份,所以所有紛紜的世相,在他眼中不過是過眼云煙。他既然沒辦法脫離這個俗世,“窮愁著書”就是他惟一的生存方式。同時,也正是他的精神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反差極大的對比,又讓他的著述很有批判性、現(xiàn)實感,同時又富有一個知識分子生命體驗的深情。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06期 總第806期
出版時間:2024年09月16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