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書院和它的教育: 第一批總要死的, 我們就是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本刊記者 張明萌 發(fā)自深圳 實習記者 鄧蕾 陳又禮 植浩 潘維 編輯 白偉志 日期: 2018-01-03

“所有私塾學校都是一樣的, 面臨著資金、場地、師資力量問題”

9月28日,孔子誕辰2565年,深圳梧桐山腳下四散的私塾各自舉行了“祭孔儀式”,“文武雙修”的“智勇文化學院”是其中之一。當日,深圳3個分院的師生齊聚梧桐山,肅目正身,在院長藍晟的帶領下,面對孔子像,分隊鞠躬作揖,完成祭孔儀式。

4天之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一場紀念“萬世師表”孔子誕辰的高規(guī)格活動,并發(fā)表重要講話。這被不少國學愛好者視為“復興國學”的契機。

在祭孔儀式的最后,投影儀播放了習近平講話的視頻,藍晟講解,最后他問全體學員:“大家說,習主席說得好不好?”

“好!”

“我們應不應該學國學?”

“應該!”

儀式在陣陣掌聲和叫好聲中結束。

兩天之后,我與部分學生及家長一同參與了智勇文化的“十一閉關營”。

武漢一家國學館,孩子們在蒲團上坐不住

“文武雙修,智勇雙全”

智勇文化書院以教授國學與太極為主,每年利用節(jié)假日舉辦6次閉關營,參營學員為部分學生、部分學生家長以及自愿報名者。每次閉關營都有不同的主題,“十一閉關營”主打五行與五臟,教授太極五行合一功和五臟調養(yǎng)術,為期6天。對外收費3600元。

此次閉關營有接近30名成員,開營第一天,一切從頭學起。

練功先學起勢,老師在前念:“兩手自然下垂,百會上領,下頦回收,目平視前方,穿過眼前一切障礙物,凝神定氣,目光勻速回收,收到腦中心,兩眼輕輕閉合,耳朵聽腦中心,眼睛看腦中心,舌尖抵到腦中心,以腦中心為發(fā)令點,發(fā)出指令。頭部,松——散;頸項,松——散;胸背,松——散;腰腹,松——散;兩上肢,松——散;兩跨膝關節(jié)腳掌腳趾,松——散……”

接著是入定,左腳跨出,雙手舉至腹前,掌心向下。“想十方虛空,十方虛空中的能量立體進到身體里面。天空中一滴水落下來,催發(fā)出左腳。左開步,頂頭懸,豎向,舉足,伸直。命門向后,兩腳平鋪于地。起勢,意念插到地下虛空,在地下虛空中凝聚成氣球,氣球帶著兩臂慢慢上升,氣球送到下丹田”,按照藍晟的說法,氣球是真實存在的,心性純凈的孩童能夠看到,甚至能分辨每個人氣球的顏色。

家長石華翠也告訴我,氣球是有的。“肯定會有,你弄,3分鐘就會有。你閉著眼睛,安靜,手對著,5個手指頭對著。無限接近,感覺一下。你看,馬上就有了個氣球。你看,我自己感覺不到,但是一定是有的?!彼贿呎f,一邊雙手對拉,還一邊問我:“有了嗎?你摸,你摸啊,感覺到了嗎?”

餐前需集體念“感恩詞”:閉眼,想藍天上的虛空,虛空中的能量進入到我們體內,進入到我們的飯菜里,我們吃了能量充足的飯菜,身心健康,大家跟我念,凡事感恩,感恩天地陽光雨露,感恩國家恩惠護佑,感恩父母養(yǎng)育神恩,感恩老師諄諄教誨,感恩同學相互幫助,感恩大眾辛勤付出,感謝陳老師李老師做的早餐,感謝所有的事物和器皿。杜文天老師告訴我,這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不斷改進的感恩詞。離開前一天我終于忍不住問了藍晟感恩詞的來歷,他回答:“這啊,我編的?!?/p>

下午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八卦走轉上,全體學員各自以4塊瓷磚為界,勻速繞圈。在場共20名學員,畫地為牢,緩緩移動步子,雙眉微蹙,一邊走一邊埋頭看步伐,是否按老師教授的“里直外扣”。場內20個圓圈重復移步,直到全體學員額頭進出了汗珠?!鞍素宰咿D,每一個人,都能入手,都能有內在的氣機體察,大道至簡,誠不虛也。”所有人對藍晟的解釋深信不疑。

藍晟曾是《中華養(yǎng)生保健》雜志的記者,1994年起拜師學文習武,歷經7任老師,辭工開班,于2003年在北京創(chuàng)辦混元文化中心,希望推進“中華經典導讀工程”,見到誦讀國學的青少年身體狀況不佳,增加了武學訓練,提出“太極文化普及工程”,之后到香港注冊“智勇文化”的品牌,重心放到了華南。除去智勇書院,智勇文化還包括“智勇太極館”、“智勇武醫(yī)館”、“智勇書局”等3個子業(yè)務。一年半以前進駐梧桐山,經過一年擴張喬遷新址,是梧桐山私塾中發(fā)展較為順利的一個。藍晟本人出版過《上善若水》、《國學與太極拳》等太極的專著,這讓他與梧桐山其他書院的院長相比更具有權威和說服力。

在藍晟的教育體系中,武是太極,文則分為幾部分,“第一個階段就是讀經,以玩為主,12歲之前,記憶力好、邏輯思維不行,這時候道理不用講得多,背東西背得多,自然就明白了。”

“12歲之后你可以畢業(yè),只要到五年級去補半年課就行了。如果沒有學位問題,回到體制內是很容易的。不回的,13歲為立志課,讓孩子立志,之后升入我們的正式班,古代16歲才叫書院,也就是古代的大學。因此我這塊的大學,也是按16歲來算?!?/p>

16歲要“經史通參”,經是人的理想生活,史是人的現實生活,老師要解經:實際生活是這樣的,但我們人還是應該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人還是應該努力實現自己心中的愿望。這是經史通參的價值。古人講道義并進,那么如果孩子全讀經,讀完四書五經之后,學呆了。做不了事。這就是因為漏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諸子百家’,這時候一定要讀諸子百家的書,各種文集,禮儀、象棋、茶道,都得讀完?!?/p>

“而現在我們教育界、讀經界最缺的就是:我們?yōu)槭裁醋x經?20歲通了諸子百家。這個時候全讀經不行了、全看書不行了,一定要學技能。我們14歲以后開了8門課,第一門讀經與解經,第二門人文與科學,就開始學數理化了,但我們用自己編的《數理化通史讀本》,還有一本《數理化通俗演義》,還有一本王蒙的《數學很可愛》,讓孩子有興趣。如果他愿意,將來再正兒八經教他,如果不愿意,立志不學數學了,就不用繼續(xù)教了,但是還得培養(yǎng)他的人文,告訴孩子科學是有危險的工具?!?/p>

除了針對青少年的班級,智勇文化還設有成人班,以練武為主。

因腰病而來的吳永剛參加的便是成人班:“成人班大部分時間在練功,每天大概有一個小時讀經?!皡怯绖傉f,成人班的文化水平普遍很高,不少人是碩士、雙碩士,本科出身的他算學歷比較低的。

或許正是為了強調智勇書院無孔不入的文武雙修思想,即便是在沒有讀經的閉關營,藍晟依舊要求學員在每次走轉或是練功結束后,完成最后的“儀式”:雙手抱住,他說“祝大家長功”,學員回答“太極靈通”。他說“好,下課”,學員們回答“文武雙修,智勇雙全”。

上海,身穿漢服的市民參加一場充滿中國古代傳統(tǒng)特色的國學文化體驗活動

古來圣賢皆寂寞

駱觀今年18歲,這是她在智勇書院的第三年。如果兩年前她沒有從河南漯河來到梧桐山,現在她應該是在準備高考。最先將讀經教育進行普及的王財貴到過漯河演講,掀起了漯河的讀經熱。中考完的暑假,父母為駱觀報了國學夏令營。

河南人口眾多,升學壓力大,駱觀初中在六百多人的年級里排名300上下,并不占優(yōu)勢。和她成績差不多的同學家里開始想盡招數,買戶口、學藝術、搞體育……讓子女的高考路走得更順些。駱觀的一些親戚開始了讀經,父母多年練太極養(yǎng)生,王財貴來過之后對國學一片熱忱,計劃著讓駱觀放棄高中,選擇國學,夏令營是第一步。

如他們所料,夏令營結束后,駱觀的感覺是,“讀了經典,整個人被一種正能量充滿了。”

他們聽說深圳梧桐山私塾聚集,帶著駱觀南下求學。當時的駱觀對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沒有憧憬,只有緊張”,可她從未想過逃離體制的教育,半猶豫半擔心地來了梧桐山。智勇主打太極和國學,與駱家的習慣一拍即合,駱觀入學。父母當時并不放心,讓駱觀的高中辦理了一年休學,想試試看,若不行,回來。

和駱觀家的有的放矢不同,姜雅木到深圳之前,幾乎已經沒有小學要他了。一二年級他就休學過一年,好不容易跟上了學校的功課,到了三年級,又不去上了。平時在家里做做手工,父親開過一段時間小賣部,做紙殼、做竹簽,想干什么都行。冬天溜溜冰,夏天打打球。每次同學看到他在玩都是一臉羨慕。

學中醫(yī)針灸的姐姐姜雯馨通過《中華養(yǎng)生保健》雜志認識了藍晟,后來建議家人將弟弟送去讀書。家人答應了,將他從吉林長春送到了深圳。來了之后他發(fā)現,自己是藍晟口中“能看見氣球”的孩子,“外圓我能看到,當時從不同角度,能看到邊緣,隱隱約約看到里面的顏色?!?/p>

他今年14歲了,個兒長到1米7,84斤,正醞釀著怎么減到80斤。閉關營幾天,休息的時候總是趴在沙發(fā)上睡覺,似乎永遠睡不夠。

藍晟介紹,整個來梧桐山私塾的學生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真正對國學有興趣的,家長有魄力、有遠見、有情懷,同時對傳統(tǒng)教育不信任,敢于去嘗試這一種新的教育形式。還有一種是問題少年,沒辦法了送過來,希望糾正性子。這些家庭通常在經濟上都比較優(yōu)渥,這種教育失敗了,也能夠保證孩子的未來。

平日上課,早課5點45到7點30,在室內或小河邊練功,呼吸新鮮空氣。吃完早飯后,8點40到11點30之間讀經典,背誦。下午以武課為主。晚上又是文,到21點30就寢。全天文武交叉,時間各半?,F在駱觀大概背了10萬字。但是面對隨機的提問,她并不能根據上句馬上對出下句,“我要反復讀,儲存在大腦里。抽一句,一定是有印象。像U盤一樣,儲存了東西,就是暫時提取不出來。藍老師說這是一種正?,F象。滿滿的經典,到時候就自然往外流出來。”

在梧桐山的日子是枯燥的,與外界處于半隔絕狀態(tài),姜雅木來的時候已經11歲了,沒有和他同齡的孩子。和他同一批進入書院的孩子,剛開始有6個,但上完學前班就走了。“我不一樣啊,我把自己一輩子的根基都扔在這里了,就打算在這里好好研究。除了這里就是體制內,我已經在這兒呆了3年,已經沒法回去了,所以只有這條路,越走越遠。”

駱觀也說自己像個深山老人,但她堅持“如果現在就成了信息的奴隸就很難做信息的主人了。你現在放著這么美好年華,放著自己的大腦U盤,就裝一些雜亂的垃圾,不裝一些有用的東西,就是浪費自己的大腦儲存空間。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看看好書,多寫文章,背背書?!?/p>

不僅僅是智勇書院,在整個梧桐山,像駱觀這么大的青少年也是少數。更多的家長傾向于“小時候送來讀讀經、開開竅,到了讀書的年紀就乖乖回去上學。”,徹底拋棄體制教育的并不多見。駱觀15歲來,過了藍晟口中“立志”的階段,只能在18歲的當口想清楚未來做什么。駱觀和家人的規(guī)劃是,讀完經典,立完志,參加成人自考,拿到基本的文憑。以后當編劇,從事文字類工作。

在這里讀經,學費需要一年4-6萬,駱觀母親劉明說:“這個錢花到孩子的前期教育上是值得的,考好的大學,要花很多錢??疾簧虾玫拇髮W,要上二本三本,也很花錢。學藝術生,播音、編導、器樂、美術,聲樂,也不比這個少多少。大學畢業(yè)之后,本科文憑已經不能在社會上找個很好的工作,非要考研究生。研究生之后要考博士生。有些家長又要出國鍍金,這幾年的求學過程中,他要花多少錢、精力先不用說,本科碩士博士,二十七八歲了,簡直都不敢想了。出來后要找工作,在我們小城市,花錢可以搞定工作,大城市你要拼文憑,這個錢這個精力又要付出多少?”

駱觀剛來的時候,年齡和她最接近的孩子也就13歲。藍晟告訴她“古來圣賢皆寂寞”,她銘記至今:“執(zhí)一不失,能君萬物。求道過程中,一定是有一段時間,沒有找到自己的知音。你一定要知道,你來這里是干什么,是八卦的、是聊天的嗎?你最核心的目的是來學國學的、練太極拳的。我覺得自己能堅持到現在,也是這個目標在腦海里回響,就是讓我更堅定?!?/p>

三人行,我?guī)熢谀睦铮?/strong>

師資,是來投奔私塾的家長普遍擔心的問題。劉明說:“所有私塾學校都是一樣的,面臨著資金、場地、師資力量問題。現在我們最關心的是學校的師資力量。”

石華翠認為:老師的素質是非常難求的。跟著藍老師學上幾年再去帶孩子的人,和在外面招進來為了謀求一份工作的人,帶出來的孩子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杜文天原本在北京從事工程造價的工作,長期壓力導致亞健康,到深圳放松身心碰到智勇招人,藍晟見他經典古籍對答如流,便留了下來,負責智勇文化的運營和采編工作。

來智勇書院3個月,杜文天發(fā)現這兒的老師各有所長,杜文博老師老穿漢服,其實是物理學碩士;負責智勇書院雜志排版的宗老師是哲學碩士;鄭興老師是吹拉彈唱樂器都會,書法很強;副院長邢老師是醫(yī)學厲害,功夫也很強;馬老師練童子功練了20年,現在都是單身;姜老師是中醫(yī)碩士,屬于“隨便拉出去就能開一場中醫(yī)講座”那種……

姜雯馨來智勇書院一年半了,現在主要擔任《黃帝內經》的誦讀和講解工作。

她覺得自己是體制教育的典型成果,童年充斥著特長班、比賽、獲獎。她不喜歡?!按笕藗冇X得什么事情是好的,是對的,你要去做啊,努力做,然后這樣也可以說是比較辛苦地這么多年過來了,到最后發(fā)現,自己剩下了什么呢?而且父母花了很多的金錢,很多的精力。”她本科碩士都讀的中醫(yī)針灸,可這么多年大學下來,學校竟然連《黃帝內經》都沒有安排上過,中醫(yī)四大經典的剩下三本,更是提都沒提過。直到今天她仍覺得,或許正是因為自己的成長,讓父母在弟弟姜雅木的教育上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看不太清未來的私塾。

畢業(yè)之后姜雯馨在全國游走,去民間找老中醫(yī)拜師,半年多走下來,普遍特點都是一個:“藝術達到了一定程度,本身會有修身的東西,對傳統(tǒng)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經典和治病是息息相關的?!毕氲剿{晟在深圳開班,她便南下教學,一邊上課,一邊修身,從頭背《黃帝內經》,從頭看經史子集。跟了藍晟大半年才敢給孩子上課。

鄭興負責教學員讀經和書法。在閉關營的課程上,他帶隊讀過一次經。用的是藍晟編的《國學大要》,第一次,鄭興讀一遍,學員通讀一遍。第二次,鄭興讀一句,學員讀一句。第三次,鄭興讓駱觀領讀,讀一句,學員讀一句。算是讀完。

至于平日的吟誦,按照駱觀的理解:“每個人吟誦每篇文的方式不一樣,可是我們剛入門,就要按照曲調來。唱出來。有利于記憶。”

一天,鄭興身著漢服,洋洋灑灑寫了篇“正氣詞”,掛在大廳上,教學員吟誦:“頂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內靜,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體,周身融融。”曲調揚抑,難以模仿。他教了兩遍,讓學員跟著吟,大廳頓時被各種混亂的音調充斥。

閉關營期間曾為兩位同學舉行入學儀式,馬老師是主持人。在儀式上,幾位老師在孔子像旁端身正坐,學生家長坐一側,學生站立,依次向老師、家長、學員行禮。她充分發(fā)揮了杜文天口中“很會帶孩子”的特性,語氣溫婉,讓嚴肅的入學儀式多了幾分柔和。面對戴著鴨舌帽不可能取下來的楊一辰,她說:”這個孔子是很帥的,如果一辰想改頭換面,可以剃光光,從頭做起,從心做起。”“好”、“很好”、“非常好”是她嘴里的常用語。

來書院一年的詩萍則顯得與書院格格不入,來這里更多是老師的推薦,她也想將中國哲學專業(yè)“物盡其用”。“這一年不可能否定之前二十多年的體制內教育,因為那種教育帶給我的東西是使我到這兒來的一個機緣,我不可能否定我之前的那些東西,定要用私塾去否定體制內,或者用體制內否定私塾,這話不對。”詩萍原本是教師,后被調任編輯。

三鹿書院院長周祖癢稱:“本來讀經是一個好事,但是現在大學都缺乏師資,何況這些私人辦的私塾。所以由國家出面培訓師資,發(fā)給師資合格證,是國學的當務之急。否則我們這個國學最后會走到一條邪路上去。”

藍晟坦承:“現在根本找不到老師,什么書都沒看過,問什么都不知道。這里的老師大部分都是我?guī)Я撕芏嗄瓿鰜淼?。”這也讓他堅信傳統(tǒng)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修身圣地”

梧桐山位于深圳東部,是深圳最高峰。一年四季都被云霧籠罩,吸引著深圳市民前來郊游踏青。在媒體多番報道后,這里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私塾、書院匯聚地。

山腳下的梧桐山村,距市區(qū)不過十來公里,方圓不過2.3平方公里,由7個自然村組成。梧桐山原本是個荒山,2001年梧桐山水庫建成后,這個只有七百多個戶籍人口的落后山村,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迅速膨脹到1萬余人。

山下散落著幾十家私塾,隱匿于密布的矮樓中。穿街過巷間,XX學堂、XX書院的標識不絕于眼。更有未掛出門牌的書院,經過時聽得內里傳出陣陣讀經聲,聲音稚嫩。恰逢鈴聲敲響,院中奔出十幾名孩童,作鳥獸散,歡笑不絕。

在媒體的報道中,最早來梧桐山的是張中和。2002年,他從大芬油畫村搬到梧桐山,因對南懷瑾書中提到兒童讀詩書的畫面念念不忘,兒子又在一年前出生,他決定按照傳統(tǒng)私塾見性教育,梧桐山風景秀麗、房租便宜,是最理想的選擇。

2004年,張中和找了幾個朋友的孩子周末讀書,取名“蒙正學堂”,后更名“得謙學堂”,他的朋友蔡孟曹也從原來的學校辭職開辦了“梧桐書院”;孟丹梅在這里開辦了“鹿鳴學堂”,成為這里第一家全日制私塾,自此多家私塾相繼落戶。

梧桐山的學堂大多認同王財貴的讀經理念,數個“X謙學堂”便是王財貴弟子開辦。但在三鹿學堂周祖癢眼中,這是不對的?!巴踟斮F的《讀經二十年》在全國影響很大,由于人們對他實際上并不了解。王財貴在大陸推廣讀經時間比較長,受他的影響的人比較多,但是他推廣讀經這一套,是錯的。實際上是讀歪經,這樣的經,與其讀,不如不讀。因為它是一條邪路。”

智勇書院學生桌上也擺著《王財貴讀經教材》,藍晟說他們在王財貴的思維之上有所改良,時間縮短,加入練武。

沒人明白為什么這么多私塾蜂擁而至。人們更愿意相信的解釋是:深圳是個多元化的城市,沒有那么多限制,多元的文化形式在這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梧桐山在山區(qū),幽靜,適合修身。

讀經,對梧桐山的人而言,只是眾多修身方式的一種。在我所居住的“觀自在”4層小樓中,三層是女德修身堂,四層是辟谷。樓下的咖啡店老板聲如洪鐘,臉頰潮紅,頭發(fā)烏黑,看來不過四十出頭,細細一打聽,竟已65歲。答曰,修習吐納多年,這是成果。在狹窄的巷道穿梭,“中醫(yī)修習”、“周易修習”、“針灸修習”、“書畫修習”、“形意拳”……各式門牌鱗次櫛比。

在梧桐山研究多年養(yǎng)生的龍珊說:“梧桐山是個修道的地方,每個人都有入道的方式,藍老師是太極入道,周老師是訓詁入道,還有畫畫入道、書法入道,讀經的,就是讀經入道。目的都是修身?!饼埳浩綍r從事兒童教育,每年都會來梧桐山參加幾次養(yǎng)生課程。

在藍晟眼中,無論智勇或者梧桐山的私塾教育發(fā)展得怎么樣,都是一種嘗試,目的是為了探索一種教育的形式、修身的方式,他說梧桐山這一撥人是“走在最前面吃螃蟹”的,“第一批總是要死的,我們就是。但希望在我們的探索后,整個教育形式能有新的進步吧。” 

                                   (文中石華翠、詩萍、龍珊為化名)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06期 總第806期
出版時間:2024年09月16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