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情人 | 青春逝去之后,蟬在枝頭高歌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文 白夜夜 日期: 2018-01-03

青春會逝去,月下的冷火會慢慢熄滅,整個人生其實都是蟄伏,真正的枝頭高歌,其實發(fā)生在生命的熟年,是你將自己獻給整個世界時的宣言。

“如果,如果我們明年再來,還會有蟬嗎?”

“當然有,可是那是另一批新蟬。”

在林懷民寫于1969年的中篇小說《蟬》的結(jié)尾,主人公翁陶之和莊世桓有這樣一段對話。小說里的青年們,在青春的終站即將到來前,度過了一個奔放的夏天,他們在“明星”和“野人”咖啡屋流連,莫名感傷,被青春和死亡以及早夭的隱憂挾裹著,“進行燃燒青春的儀式,也惶然地找尋自己和彼此”,終于,狂歡謝幕,主人公在離別紛涌而至、青春劫毀之后,突然聽到了一陣蟬聲,一種近似于歡樂的情緒驟然到來,他在剎那頓悟之后,準備進入另一個生命階段?!?/p>

林懷民之于我,曾是一個青春鄉(xiāng)愁般的偶像,第一次看到他舞蹈的片段,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尤其是《蟬》封面上那張棱角分明、氣質(zhì)異常干凈的臉,以及他書中那些文字,都讓我想起16歲時那些稍縱即逝的畫面,在山林間奔跑的晚上,在草地上搜尋野花的春天,還有某個夏天,我們一群少年在池塘里嬉戲,有個同學從水中跳出來,沿著小路跑過來,當時月亮特別亮,一片月光映照在他肩膀凸起的骨骼皮膚上,像是一簇冷火。他跑過來了,喘著氣,眼睛黑不見底。

但林懷民卻并沒有將自己停在那個少年時代。2013年,“美國舞蹈節(jié)”把終身成就獎頒給林懷民,這是現(xiàn)代舞世界的至高榮譽,曾經(jīng)頒給許多舞蹈大師,而林懷民是第一位歐美之外的獲獎?wù)?,《外灘畫報》韓見和菲戈的文章在分析林懷民獲獎原因時,曾經(jīng)這樣說:“林懷民之所以享有如今的聲譽,不是因為他把自己打造成了明星偶像,也不只是因為他對中國元素的現(xiàn)代舞所作的開拓性探索,還因為40年來他創(chuàng)辦的云門舞集真正和臺灣社會建立了良性互動?!?/p>

從1993年開始,云門舞集就頻繁下鄉(xiāng)演出。從表面上看,之所以發(fā)起下鄉(xiāng)行動,是因為臺灣演出市場比較小,演出容量就那么大,尤其是舞蹈團,生存形勢非常嚴峻。1988年,“云門”曾經(jīng)因為臺灣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一度暫停;1993年,“云門”去美國演出《薪傳》之后,經(jīng)濟狀況不佳,也迫使“云門舞集”另辟蹊徑,尋找適合臺灣的運營之道。

但事實上,“云門舞集”的下鄉(xiāng)行動并非單純的票房擴容。最初在低收入社區(qū)和校園進行的演出,都是免費的。后來的下鄉(xiāng)演出,也不是演了就走,而是和當?shù)孛癖娪蟹浅A己玫幕?。他們演出的地方,往往不是正?guī)的劇場,而是露天的舞臺、學校的操場,甚至榕樹下的一塊空地,即便在這些地方,他們照樣認真演出,在互動環(huán)節(jié),還邀請觀眾尤其是孩子一起舞蹈,“我知道藝術(shù)家不只是為著那掌聲與鮮花工作,卻不明白藝術(shù)不只是技術(shù)、形式與結(jié)構(gòu)。藝術(shù)工作原來只是將心比心,是人情的往來?!?/p>

結(jié)果就是,他們所到之處,總有熱烈歡迎。2008年2月,“云門舞集”的八里排練場毀于大火,在他們并沒發(fā)起捐款的情況下,自發(fā)捐款卻源源不斷涌來,從企業(yè)家捐助的二三百萬,到幼兒園小朋友捐助的100元,“云門舞集”在短期內(nèi)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5000筆捐款,共計3.7億新臺幣,為的是“讓‘云門舞集’有自己的房子”。林懷民笑稱,自己有五千多個股東。

一些學者曾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理論。社會精英有義務(wù)幫助整個社會增加聯(lián)系、信任,以及共同信念:林懷民和“云門舞集”,就這樣成為給臺灣社會儲備“社會資本”的重要力量。所謂“正能量”,其實就是——給整個社會的積累里,竭盡所能地添加一點收益。

從前我曾以為,人生像蟬,童年和少年,是在泥土里的蟄伏,青春盛放的時候,也就是掙脫蟬蛻躍上枝頭的時候,因了林懷民,因了許多人,終于知道,青春會逝去,月下的冷火會慢慢熄滅,整個人生其實都是蟄伏,真正的枝頭高歌,其實發(fā)生在生命的熟年,是你將自己獻給整個世界時的宣言。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06期 總第806期
出版時間:2024年09月16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